2023年第一季度,半導體市場的兩極分化更加突出,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方面,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消費IC產能過剩,產業鏈企業業績冷,裁員減產;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強勁,汽車標準IC進入結構性缺貨階段,大缺貨期啟動的晶圓擴建項目開始生產,新生產線運營需要更多的半導體專業人員。
由於半導體行業涉及的領域很多,很難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其發展,不同的細分領域和產業鏈往往表現不同。
去年上半年,筆者分析了半導體市場的兩極分化,主要集中在消費IC和汽車規模IC兩類。到2023年Q1,半導體市場的兩極分化更加突出,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方面,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消費IC產能過剩,產業鏈企業業績冷,裁員減產;另一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持續強勁,汽車級IC進入結構性缺貨階段,大缺貨期間啟動的晶圓擴建項目開始生產,新生產線的運營需要更多的半導體專業人員。
天元鑫作為一站式混合型IC分銷商,同時也為內地300萬中小電子製造商提供一站式IC采購網配單、采購、技術、金融服務支持。天元鑫成立於2008年深圳,十多年來一直紮根於一站式IC采購領域。感謝客戶的支持和喜愛,天元鑫先後成為眾多國際品牌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商和授權代理商的長期合作夥伴。代理銷售Maxim美信代理商、TI德州儀器代理商、ST意法代理商、NXP恩智浦代理商、ADI亞德諾代理商、Altera阿爾特拉代理商、Atmel愛特梅爾代理商、MPS芯源代理商、3PEAK思瑞浦、Samsung三星代理商、Winbond華邦代理商、Eon宜揚代理商、XiliniNX賽靈思代理商、On安森美代理商、Infineon英飛淩代理商、飛思卡爾fescale代理商等十幾個原裝品牌。
半導體企業正在裁員
2022年,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半導體製造商和科技公司業績寒冷。近幾個月來,一些企業宣布了裁員計劃。關註最近的大規模裁員案例,主要由半導體企業和科技公司發起。
2022年12月21日,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宣布,2023年將裁員10%(約500人),旨在應對需求軟化的困境;
2023年1月26日,半導體設備提供商泛林集團宣布,受去年10月發布的美國對華半導體新規影響,計劃全球裁員約7%(約1、300人);
此外,格羅方德、新思科技、英特爾、高通等都有裁員計劃,裁員人數在幾十到八百人之間。
總的來說,裁員企業涉及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EDA、芯片製造等各個環節。
事實上,裁員潮的重災區是科技企業。微軟,Meta、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裁員數量已達數萬人。根據Layoffs.據fyi統計,僅在2023年1月,全球就有200多家科技公司裁減了6.8萬多名員工。2022年,全球有1萬多家科技公司裁減了154、336人。
以上裁員信息來自美國企業,需要結合國家經濟形式進行分析,但這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所以作者不在這裏進行分析。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半導體企業的裁員反映在減少資本支出或調整業務上,但也能反映半導體行業的下行趨勢,而科技企業的裁員主要受前期過度擴張和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隨着各國逐步放開新冠肺炎疫情控製,COVID-對供應鏈的影響正在下降,國際貿易爭端、地緣政治動蕩、需求變化等因素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日益突出。
具體來說,需求疲軟導致了消費電子行業的內部卷,給產業鏈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此外,中美貿易爭端仍在繼續,不確定何時緩解兩國關系,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受到很大影響。此外,盡管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爭端正在加速對全球供應鏈的破壞,但兩國的企業主要位於半導體產業鏈的上遊,整體市場份額不大,因此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影響有限。